2025-08-15
伦敦 Canonbury 地区有一栋爱德华风格的两层复式住宅 Wave Residence,名字来源于业主。这是为一对喜欢自然的年轻夫妇设计的家,就像一滴水滴进伦敦的热闹里,带来了一片宁静的空间。
室内设计由 Fourteen A.M. 操刀,设计师热衷于使用天然材料,体现可持续的设计理念,另外房子还融入了东方哲学的五个重要原则。室内设计精致,以大胆的几何形状为特点,把有机、质朴的元素结合在了一起。木材在光线的照射下,呈现出深浅不同的样子。
走进住宅,首先是精心设计的 “玄关”(Sanctuary Portal)。设计师 Winnie Tam 巧妙地利用空间节奏的变化,让玄关既有缓冲作用,又能引导人进入室内。Clayworks 的柔和泥灰墙面和 Iroko 实木构件搭配在一起,让人从喧嚣的外界进入宁静的室内,就像进行了一段短暂的冥想,能让人找回自我。
经过改造后,房子的空间布局和使用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。入口走廊和客厅之间的墙被打通了,家里的氛围变得更温馨。新的地下层分成了两部分:一部分是主卧,里面有独立的卫浴和可以走进去的衣帽间;另一部分有家庭办公室、茶室(也能改成客房)和淋浴间。
客厅被叫做 “和室”(The Room of Harmony),这个空间仿佛有无声的交流能力。家具的摆放是为了让家人能自由互动,用软性的包裹材料减少噪音,让大家说话能清晰又温和。灯光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变化,让家人每次相聚都能在舒适自在的环境中进行。
定制的楼梯是连接上下层空间的重要部分,百叶状的 Iroko 栏杆能把天光巧妙地引入地下层,让原本狭窄黑暗的地下空间变得明亮起来。走在楼梯上,脚步会感觉很轻盈,就像水波轻轻荡漾一样。
书房被称为 “智域”( The Realm of Wisdom),这里不只是工作和学习的地方,也是 Fourteen A.M. 为满足人们专注和获取灵感而设计的。浅色的简洁墙面、能接收侧面自然光的书桌布局,旁边还有作为冥想区的茶室,这些都不是刻意装饰的,而是为了营造一个适合独处和获得顿悟的环境。
卧室叫 “梦谷”(Chamber of Restoration),是住宅里最隐秘、最私密的空间,有着很强的让人放松的力量。白色的吊顶让灯光像晨雾一样柔和,厚重的布帘不仅能挡住外面的视线,还能吸收城市的噪音,让噪音变得像远处的浪潮一样轻微。卧室里视觉上很简洁,储物空间也藏得很好,能让人的身心真正得到休息。
Fourteen A.M. 推崇的是一种慢节奏、能让人深刻感知生活的方式。Wave Residence 就像是一个 “如何在城市中自我修复” 的实际实验。来访的人常常能感受到那种 “强烈的平静”,这是空间和人的身体产生共鸣后带来的深层感受。
* 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~